马库斯的618张老照片与日本教科书的“消失”章节
诺曼底海边的风总是带着点潮湿,2024年春天,马库斯正趴在自家阁楼上翻找旧物。他外祖父留下的一只铁皮盒子,上面残留着蜡油和一股淡淡的霉味。盒盖撬开那一刻,空气里仿佛多了层沉甸甸的东西——里面全是泛黄黑白照片、几卷胶片,还有些零碎纸条。
头几张还只是三十年代上海法租界街景:电车慢悠悠地晃过法文招牌、孩子们光脚追着狗跑。可再往下翻,一股凉意顺着脊背爬上来。有烧成焦土的小村,有横七竖八倒在巷口的人影,还有穿军服的人举枪站在废墟前。一叠单独包好的相片角落,用铅笔写了行小字:“731实验”。
马库斯不是第一次听说自己外祖父罗杰·劳伦斯——1935年来到上海做种植园主管,还娶了本地姑娘,在法租界生下两个孩子。家族饭桌上的老人偶尔会讲起他神情恍惚、半夜惊醒喊人的毛病,但没人细问缘由。
有一年夏天,他姑妈说过一句话:“你爷爷最怕雷雨夜,说那像淞沪炮火。”小时候没懂,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后背发麻。
照片越看越让人喘不过气来。有一组明显是在野外拍摄:泥泞田埂上,一群人被绑缚跪地,身后有人戴白大褂低头操作什么器械;另一侧,一个小男孩缩成团,被士兵拽住胳膊拖走。旁边夹了一页发票样式纸条,上面用蹩脚中文写着“药品供应—平房区”。
这些画面,不止一次出现在中国东北老人口述里。我去年冬天去哈尔滨采访时,一个姓李的大娘说,她小时候就住平房附近,“每逢月黑风高,就见鬼子拉车进院子,人进去就没出来”。她记得有回家门口丢了一只猫,大半年后听邻居悄悄议论,说是给日本医生拿去做试验了。
把所有相片码好数了一遍,共618张,其中37张背后都标注有“731”或“Harbin”,还有几处直接写明日期地点,比如1938年9月某日。“我怀疑,这批胶卷原本就是为将来留证据。”帮忙鉴定的一位法国档案馆老师曾这样猜测。他还发现其中两张建筑背景,与现存哈尔滨731部队遗址对比完全吻合——砖墙窗棂甚至连损坏痕迹都能对得上号。
罗杰为何冒死拍照?从亲戚零星回忆拼凑来看,他性格偏执且爱较真。在淞沪会战爆发那阵,每日都有流弹飞进花园。他妻子常劝他别多管闲事,可罗杰总喜欢揣个莱卡机偷偷溜到郊区,“想让世界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据传有一天傍晚,他被巡逻日军盘查,相机里的底片差点当场毁掉,那次回来脸色惨白,两眼呆滞,从此夜夜噩梦不断。据老宅保姆王姨讲,那之后不久,他们家的两个孩子也莫名其妙出了事,再没人敢提起原因。
这批照片后来辗转藏进铁皮盒,据说还是钟灏松先生(曾任上海华侨中学历史教师)出主意,让他们用蜡封好藏阁楼顶梁下。这些细节,在2024年夏末终于水落石出。当时马库斯把扫描件上传网络,引来了国内一家纪念馆关注。不久,他带实物飞抵北京,经专家组反复比对判定为抗战时期原始影像,无人工篡改痕迹。其中不少场景,与近年俄罗斯解密出的《731部队实验日志》内容高度重合。例如1938年的活体解剖记录,就与其中两帧手术台画面对应得严丝合缝。(参见哈工大史料整理组内部通报)
事情闹大之后,日本方面很快出现动静。今年3月底,日本文部科学省突然修改高中历史教材审定标准,把原先关于侵华战争及生化实验部分删改殆尽。“防疫给水部队”的新表述取代了“731”,有关人体试验和强征劳工慰安妇等敏感词汇统统消失,只剩下一堆模糊语句。东京一家书店老板私下吐槽:“最近收到通知,要我们主动撤架相关图书,否则合同不续。”
而与此中国这边则迎来了一个特殊访客。今年8月7日清晨,哈尔滨天气阴沉,小雨打湿罪证陈列馆门前台阶。马库斯和他的朋友们步履匆匆进门,全程神情凝重。在展厅深处,看完玻璃柜里那些保存至今的人体标本、血衣碎布以及沾满锈斑的小刀,他久久站立无言。据现场工作人员描述,当天下午他特意停留留言簿前,用中英法三种语言各写下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你可以抹掉课本,却抹不掉镜头里的事实。”
当天晚上,有关部门收到匿名邮件举报称,“近期境内出现大量‘反日’史料,应加强舆论引导”,但第二天依然有人自发送鲜花到纪念馆门口。有趣的是,同期南京江东门纪念馆还接待了一位来自吉林延吉的小伙,据他说,其姥爷当年就在沈阳做铁路工人,也亲历过鬼子的搜捕。“我们那里老人常唱一句民谣:‘四季无春秋,只剩寒冬愁;恶犬穿铁靴,人哭夜难休’。”这种地方俚语,如今已快绝迹,但故事却一直传下来。
其实,不光中国人在寻找线索。这几年韩国也频繁抗议日本教科书删减慰安妇章节,而俄罗斯远东档案局甚至公开展示过缴获自关东军司令部的大量文件,包括一些未公布名单(详见2022年度俄国家安全委员会资料汇编)。国际学者圈里对此早已心知肚明,不过各国态度不同罢了——德国波茨坦大学历史系教授菲利普·梅耶尔就曾评价道:“二十世纪最彻底的信息擦除工程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对侵略史实的不懈涂改。”
广岛80周年活动期间,日本首相石破茂照例发表和平演讲,对核武器痛心疾首,却依旧避而不谈亚洲大陆上的杀戮往事。一时间社交平台热议不断,有网友调侃道,“他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过去,因为害怕未来被追问太多。”
傍晚时分,我电话联系到了南京浦口一个收藏癖极重的退休老师傅。他家抽屉里竟然珍藏着一本1946年的初版《远东军事法庭报告》,里面详细记载数名被判刑日本医学官员供词,其中不少段落跟罗杰拍摄内容暗暗呼应,比如关于宁波鼠疫投放行动过程描述,两者简直如同复制粘贴一般精确。这类材料虽然早已尘封多年,但偶尔翻出来,总令人唏嘘良久。
最后插播一个冷知识:据民国档案记载,当年长春周边村庄流传一种奇怪禁忌,小孩不能靠近铁路桥洞,说那里经常埋死人骨头。而事实上,多份苏联红军接收报告证实,这些桥洞正好毗邻当初设立秘密研究所的位置。不知是不是巧合,总之许多谜团仍未揭开……
至于后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这些图片最终会不会改变更多人的看法。但至少,在那个昏黄灯泡下、滴答作响屋檐旁,有个人默默守护了一段属于全世界共同记忆的一角。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史实参考。
信源包括哈工大史料整理组内部通报、《远东军事法庭报告》(1946)、央视新闻报道、日本东京地区实体书店业主访谈及若干东北村民口述材料等自然分布于正文相关段落。如需进一步查阅,可检索上述出处或向地方档案机构咨询详情。
创通网-上海配资炒股-股票加杠杆平台-证券配资系统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