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广汽集团举行华望项目开发公关动员会,用“开发公关”这样的字眼证明:华望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能已经完成。
8月9日,广汽董事长冯兴亚在微博上为华望项目打气,表示华望汽车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8月11日,媒体报道称广汽埃安计划投资华望汽车,持股比例不超过30%。
用四个字来形容广汽与华为的合作,那就是“紧锣密鼓”。
在鸿蒙智行大杀特杀、华为撩遍大半个新能源汽车圈之后,广汽与华为也要再续前缘了。
01、退一步进三步
2024年11月30日,广汽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同时决定在传祺、埃安、昊铂之外,再打造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也就是现在的华望项目。
双方合作从搁浅到升级,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广汽埃安的新能源表现虽然不错,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它有迫切的需求去进攻高端市场,避免低端市场的无休止内卷。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手握大量高端核心装备的华为就是个理想的合作对象。
如今的华为,在鸿蒙智行之外,还有比亚迪、奥迪、上汽、东风、长安等多个重量级合作伙伴,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化底盘、智慧大灯、AI大模型等有广泛的认可度。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合作的升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根据官方消息,华望模式的核心是“体系级融合”,而不是单纯的零部件或者解决方案的合作,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都将引入,双方的协同,贯穿造车的整个环节。
在2025年3月份的投资者说明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说得更明确:华望产品的详细定义与定位将由华为主导,广汽提供支持以及体系保障,最后形成广汽制造+华为智能的互补优势。
这样的合作模式,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华为的辅助驾驶系统很强,但它毕竟是一个“普适性”的东西,合作伙伴拿到这个系统,还要与自家产品进行适配,这会新增不少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同时也未必就能发挥系统的最大潜力。
而华为与广汽的体系化协同,变物理融合为化学融合,从设计的第一步开始就奔着同一个目标,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实际上,问界能够如此成功,也与赛力斯的强力配合有直接关系。
广汽退一步进三步,以全新姿态开启了与华为的合作。
02、华望能否杀出重围?
在8月8日的动员会之前,华望已经在6月份启动了超过百人的大规模招聘,按照这个节奏,华望首款车型可能会在2026年问世。
双方的合作,看上去是顺风顺水;不过在具体的执行层面,双方还需要更多的磨合。
过去两年时间里,华为依靠手中的核心技术,拉拢了大半个新能源汽车圈,但它的“稀缺性”也被稀释,如何抢到华为核心技术的“首发权”,对华望汽车来说是个挑战。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华为与广汽的体系化协同模式,在效率上要高于那些采用Hi模式的合作,同样的技术,在华望手里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结束语
从理论上来说,华望此时登场,其实并不算晚,中国新能源市场远未达到“大局已定”的程度;双方的体系化协同模式,看上去也是对症下药。
问题的关键在于执行。如果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还是可以期待的!
创通网-上海配资炒股-股票加杠杆平台-证券配资系统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