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坪山区教育数智化转型实践探索研讨会暨坪山云端中心共同体建设交流活动”在深圳市坪山区未来学校成功举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所原所长王素,深圳市坪山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秋来,来自广州、成都、深圳等地教育专家、校长,坪山区云端学校负责人,AI赋能先锋教师齐聚一堂,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教师专业成长及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度思维碰撞与经验交流。
两节极具特色的现场课例率先登场,直观呈现坪山区数智化教学实践成果。
主会场内,坪山区未来学校教师陈苑茵与坪山实验学校教师曾巧铭携手执教七年级语文云端双师课《井冈翠竹》,创新双师协同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新活力。
分会场中,坪山区未来学校教师吴婉琪带来小学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两节课生成的课堂数据,成为AI课堂观察报告的重要数据源,为后续利用AI进行教学诊断、学情分析和精准教研提供了实时样本。
活动现场举行坪山云端中心第二批入驻校授牌仪式,锦绣实验学校、光祖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坪山学校、坪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正式加入坪山云端中心,这标志着坪山区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区域云端中心的中心校,坪山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詹翔分享了集团在AI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校本方案。
坪山云端中心共同体建设交流活动在分会场同步开展,深圳市云端学校代表出席活动并参与研讨。坪山区教科院详细介绍过去一年活动开展情况及下学期工作规划,各入驻校校长也展开热烈互动,共同探讨云端教育发展之路。
坪山区未来学校七年级语文教研组和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基于AI课堂观察报告,带来沉浸式教研展示。授课教师、科组长和学术委员会专家共同参与,通过数据解读、自评互评与深度分析,生动展示如何借助AI工具实现精准教学诊断与高效教研,为数据驱动教研、助力教师成长提供了生动范例。
活动特别邀请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东校区校长陈霞,作《数字化赋能:构建教育教学“5新”体系》主题报告,分享数字化赋能区域教育的系统框架与实践路径,为坪山区提供了宝贵的跨区域经验借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素教授带来《人工智能赋能循证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报告,深刻阐述AI技术如何通过提供客观、多维课堂证据,推动课堂教学从经验判断转向科学循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这一论述为坪山区深化数智化转型,在构建循证教研体系、提升课堂质效、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此次研讨会是坪山区教育数智化转型的集中展示,更是凝聚共识、推动行动的重要契机。通过课堂样本剖析、云端中心共建、前沿理念解读和跨区域智慧交流,有效探索出技术赋能下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育公平、助推教师发展的坪山路径。
据介绍,随着云端中心共同体持续拓展,坪山区将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更高质量的教育生态,为大湾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通讯员 林权营
创通网-上海配资炒股-股票加杠杆平台-证券配资系统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